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伦龙威 赵代鑫[1] 蔡小其 李茵[1] 蔡寸[1] 刘旭生[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0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51000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年第12期1079-108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873261)。
摘 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芪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取黄芪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erl语言分析、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和筛选黄芪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Bioconductor-clusterProfiler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得到潜在活性成分:常春藤皂苷元、异鼠李素、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槲皮素等共12个,主要为黄酮类和皂苷类,涉及44个靶点。GO分析结果提示,治疗靶点可能主要调节"蛋白异二聚体化、DNA结合转录激活酶活性、RNA聚合酶Ⅱ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提示,治疗靶点主要存在于AGE-RAGE、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MAPK、PI3K-Akt信号5条通路中。结论:黄芪中黄酮类、皂苷类等活性成分可能是其治疗CKD的物质基础,其可能主要作用于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TNF、MAPK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黄芪可能是通过上述通路调节人体的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等功能以治疗CKD。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