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华安 倪光南[3,4] 金力[1,5] 黄维[1,6]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3]中国工程院 [4]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5]复旦大学 [6]俄罗斯科学院
出 处:《科学中国人》2021年第1期8-9,共2页Scientific Chinese
摘 要:提高再生稻单产亩产,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粮食安全生产和战略发展意义。这不是靠滥用农药和化肥,而是需要多学科、多生态区协作攻关,围绕培育水稻优势产业区,创制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较弱,使很多地区的农民颗粒无收。1990年—2010年,中国创制第二代杂交水稻优异种质。其中,杂交稻良种“汕优63”成为第一个全国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还推广到东南亚国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当年,制种业进步依赖于技术路线革新,如今,亟须以传统育种方法为基础,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染色体工程技术、植物诱变技术、分子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技术,深入开展抗逆遗传育种等基础理论研究及优化育种程序,创制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或新品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