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满益娟 戎萍[2] 孙希焕[2] Man Yijuan;Rong Ping;Sun Xihuan(不详)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381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天津300381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2期318-320,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017)。
摘 要:小儿尿频为儿科常见临床病症,以小便频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尿频属中医“淋证”、“尿频”范畴。是由于膀胱气化功能失常,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急,淋沥不尽。正常学龄期儿童每日排尿次数为6~7次,每日排尿量为800~1400mL[1]。尿频多由于外感湿热或内生湿热,蕴结下焦,也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或久病不愈,损伤肾阴而致阴虚内热,诸因所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而致小便频数[2]。
关 键 词:小便频数 功能失常 膀胱气化 学龄期儿童 阴虚内热 排尿次数 脾肾气虚 先天禀赋
分 类 号:R249.27[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