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美辰 潘靖丹 吴合亮 张晶晶[1] 徐雯雯 杜娈英[1]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
出 处:《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ZD2014049);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冀教高[2013]4号);承德医学院重点资助项目(201709);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9017);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9027)。
摘 要: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年来,放疗和化疗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副作用大、生存率低等弊端仍是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肿瘤生物治疗是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肿瘤进行防治的新疗法[1]。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天然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存在于多种生物中,除多种动、植物外,一些寄生虫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目前报道的主要有弓形虫[2]、疟原虫[3]和粪类圆线虫[4]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旋毛虫的抗肿瘤研究就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
分 类 号:R383.1[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