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Clinical outcomes of autogenous osteochondra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ple type V 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健[1] 付志厚 王冰[1] 孙海宁 Kang Jian;Fu Zhihou;Wang Bing;Sun Haining(不详)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骨科,山东济南250031

出  处:《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Orthopaedic Biomechanics Materials and Clinical Study

摘  要:目的 探讨自体同侧膝关节非负重区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例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43.8岁(33~5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取同侧膝关节非负重区骨软骨移植物复合骨柱,压配填充距骨骨软骨损伤区域。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细则评价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时,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及踝关节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评估移植区骨软骨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30.5个月(23~44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2±0.8)分和(0.8±0.7)分,较术前的评分(5.5±1.4)分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1.5±2.7)分和(86.7±1.8)分,较术前评分(58.2±7.9)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个月复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CT显示内踝截骨处及骨软骨移植区出现明显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供体部位疼痛。6例患者末次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用同侧膝关节非负重区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关 键 词:骨软骨损伤 距骨 自体骨软骨移植 

分 类 号:R68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