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小剂量激素注射对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明超 王盛强[1] 洪海文 王勋[1] 戴城梁 蒋涛 刘伟忠 吴鹏 

机构地区:[1]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300 [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2000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2期161-165,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昆山市科技计划项目(KS18080)。

摘  要:目的探讨短期小剂量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有6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诊断为肩峰下疼痛综合征,随机分为注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注射组予以小剂量倍他米松(3.5 mg)肩峰下间隙注射治疗。注射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3~73岁,平均(56.0±6.9)岁。对照组30例,男6例,女24例;年龄40~73岁,平均(51.00±8.15)岁。记录基线期及治疗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中国肩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Chinese rotator cuff quanlity of life,C-RA-QOL)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期疼痛时间、年龄、性别、优势肩、VAS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组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1.37±1.43)分,低于对照组(2.47±2.18)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55.47±14.04)分,高于对照组(43.77±1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治疗后6个月的C-RC-QOL评分(2603.7±468.2)分,高于对照组(2399.0±607.5)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结论肩峰下疼痛综合征通过MRI及查体可评估疼痛来源,短期小剂量激素注射疗法安全性好,可获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效果。

关 键 词:肩峰下疼痛综合征 倍他米松 封闭治疗 MRI 

分 类 号:R681.7[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