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的系心带——高晓声与新时期文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华莹[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0年第12期17-23,共7页

基  金: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批准号:2019BWX024);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成果(项目编号:2020GGJS023)。

摘  要:1979年,高晓声凭借《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重返文坛,自称"出土文物"的他塑造了李顺大、陈奂生等新时期文学的典型形象,被认为是鲁迅"国民性"问题的延续,获得文坛很高的赞誉。梳理高晓声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其新时期写作与1950年代"干预生活""写真实"的接续,农民书写呈现出的农村变革诸多问题,以及作家在批评话语中的不自觉转向,进而寻找当代文学思潮的关联性以及裹挟在批评话语中的创作困境。

关 键 词:新时期文学 批评话语 创作困境 陈奂生 当代文学思潮 高晓声 干预生活 农村变革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