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高产
机构地区:[1]淮北市公安局,安徽235000
出 处:《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年第1期151-152,共2页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传输与存储等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便利的同时,在互联网催化作用之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逐渐多起来,让社会的有序生活遭受了不利影响。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方面维权的相关规定实现从零到一,并在近些年进行了强化。然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公民个人信息概念不清、犯罪认定范畴边缘不清晰、就侵权行为如何进行认定有着一些争论、情节严重的认定没有可遵循的实际依据等问题。本文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现状展开分析,并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进行了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