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出 处:《福建中医药》2021年第2期32-34,共3页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X2019003-学科)。
摘 要:通过分析《内科摘要》《保婴撮要》等薛氏医案,探究薛己治疗脾肾同病的用方加减和服药次序经验。薛己作为温补学派开创者,对治疗各类内伤虚损杂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色。五脏虚损责在脾,重在肾,常以脾肾同病而变生诸症。薛己在继承李杲脾胃论思想的同时,结合培补肾命,将“脾肾同治、厚实脾土、调和五脏”作为治疗内伤虚损杂病之总纲。在处方用药上,薛己常以补中、六君等与地黄丸类方药为基础合方使用,以一升一降调整阴阳,又根据个体差异灵活变更方药,延伸出多种方药配对法;在辨证论治中又常根据病因、病程及症状的轻重缓急,发明兼服、分时服、先后服等择时服药法,主次分明,次序精妙;并在具体用药加减上,力求药简而专,用意深远。
分 类 号:R249.1[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