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国昌[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1期97-101,共5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研究”(批准号18ZDA280);一般项目“解放区文工团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BZW0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牛汉跟随父亲沿黄河一路流亡,最后辗转来到大西北。牛汉不仅在甘肃和陕西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和大学学业,而且还在"西北大自然"的熏陶中开启了诗歌创作的闸门。从此以后,诗歌成为牛汉生命的有机体,"没有诗,我活不成","诗不仅能超越生命,而且能超越命运。"①牛汉晚年曾多次说过:"天水生活的五年时间是我生命的成长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