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无 丁雨龙 王福升 刘国华 林树燕 谢寅峰 苟光前 成克其 黄仕平 郑继伟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 [2]贵州大学 [3]桐梓县林业局 [4]赤水市林业局 [5]正安县顶箐方竹笋有限公司 [6]不详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1期17-19,共3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O6OO9O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4B02)。
摘 要: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京林业大学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竹子优良种苗规模化扩繁技术集成示范"研究内容,及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技术课题"竹藤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创新"研究内容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正安县、赤水市等县市开展,完成了方竹属重要经济竹种良种选育及高效生态培育技术研究,凝练形成"方竹属重要经济竹种良种选育及高效生态培育技术"技术开发类创新成果.截止到2020年11月,共改造方竹低产林25万亩.通过改变经营方式,包括:调整竹林结构(年龄结构,只保留4年以下立竹;立竹度保留至2.25~2.5万株/公顷)、调整采伐老竹时间(由冬春砍竹改为新竹抽枝展叶后砍伐老竹)、改变挖笋方式(由脚踢笋改挖全笋)等,原有金佛山方竹低效林立竹平均胸径由1.5~2,cm提高至2.5~4,cm,竹笋产量由平均150斤/亩提高至500斤/亩,笋产量提高233.33%,笋总产量增收43,750吨,直接经济效益增收4.3亿元.新造方竹林57万亩,所用竹苗8,550万丛,竹农合作社直接经济效益增收3.42亿元.该项研究成果为贵州省桐梓县、正安县、赤水市等"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该县市后期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