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型心肌梗死与急性非缺血性心肌损伤患者的评估和治疗白皮书》解读  被引量:3

Interpretation o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 Nonischemic Myocardial Injury,20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海燕[1] 王显[2] Li Haiyan;Wang Xian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年第1期1-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2013-ZDXKKF-27)。

摘  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冠脉)血栓形成一直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和主要治疗靶点,目前已知多种其他机制可导致或促成心肌梗死,但这些非血栓形成机制导致的心肌损伤患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策略尚未确定。过去十年中,心肌肌钙蛋白(cTn)检测可识别早期未确诊的心肌损伤患者,虽然对心肌损伤判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但其并不能从病因学上区分心肌损伤的心肌梗死或非心肌梗死类别,因此不同诊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UDMI)将5种类型的心肌梗死和急/慢性非缺血性心肌损伤视为不同的临床情况,但将急性心肌损伤患者归入这些病因类别的最佳方法仍不确定。急性心肌梗死亚型和非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可操作诊断对于促进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专家组根据UDMI将患者分类,回顾了有关患病率和结局,并提出一种实用的评估和管理心肌损伤患者的方法,以2型心肌梗死和非缺血性心肌损伤为重点[1]。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损伤 急性心肌损伤 高度特异性 诊疗策略 血栓形成 病因学 冠状动脉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