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袅袅 余韵悠悠--写在曹东扶先生逝世50周年、曹桂芬女士逝世1周年之际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军 

机构地区:[1]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出  处:《东方艺术》2020年第6期118-122,共5页Oriental Art

摘  要:筝与河南筝乐筝,历史悠久,故今人名之为古筝。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有一种十三弦的筝,名曰颂琴,不用宗庙典礼,而是作为房中合歌。与生俱来的民众性奠定了它在民间广泛传承的基础。其形制结构、演奏形式延续至清末[1]。自民国以来,西学东渐,加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乐器改革思潮,古筝演奏者和制作者通力合作,在多个方面锐意改革,促进了古筝的新生——出现了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现代筝,音域更加宽广,音色变化、演奏技巧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关 键 词:音色变化 十三弦 曹东扶 形制结构 古筝演奏 演奏形式 民众性 春秋时期 

分 类 号:J63[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