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棉花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  被引量:12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n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yield and fiber quality of the machine-picking cotton in northern Xinjia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景红 赵海 姚炎帝 李玉国 Guo Jinghong;Zhao Hai;Yao Yandi;Li Yuguo

机构地区:[1]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中国棉花》2021年第2期20-23,46,共5页China Cotton

基  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项目(2016AC027);新疆石河子市科技计划(2018NY04,2016HZ0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青年领军人才项目(2018CB031)。

摘  要: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机采棉品种新陆早74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株行距配置,达到优化机采棉种植模式、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在3种行距配置下,设置不同株距,分别为1膜3行缩株距模式(行距76 cm,株距5.7 cm)和2种1膜6行模式[行距68 cm+8 cm,株距10.0 cm;行距66 cm+10 cm,株距10.0 cm(常规对照)],比较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三桃”(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比例、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新陆早74号在1膜3行缩株距模式下较2种1膜6行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包括生长发育进程快,伏前桃比例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增加,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单位面积铃数增多,籽棉产量显著增加。可见,在1膜3行缩株距模式下,新陆早74号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单株结铃数多且铃重较高,因而获得高产。

关 键 词:机采棉 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分 类 号:S56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