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2]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1年第1期98-101,共4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演化博弈的互联网广告流量欺诈的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9YJCZH075。
摘 要:本文在信息经济学视野下重新审视互联网媒体的虚假流量问题。流量是互联网媒体市场交易的商品,具有强烈的信任品属性。流量商品的质量信息存在高度不对称,且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导致流量交易中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市场失灵现象。虚假流量的治理根本在于消除信息不对称,设计“说真话”的激励相容机制——信息传递、信息甄别以及调动流量交易规模较大的媒体、交易平台以及广告主承担治理重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