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雪 孙洋[2] 荆志成 徐希奇 Lin Xue;Sun Yang;Jing Zhicheng;Xu Xiqi(Department of Cardiolog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730,China;Department of Pathology,Fuwai Hospital,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37,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疑难重症与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730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病理科,100037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1期6-1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基 金: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2019ZX0973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0349)。
摘 要:心肌炎和炎症性心肌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常见疾病,也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难点。多种炎症细胞在心肌损伤、修复和重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到炎症性心肌病的预后。但目前对于该类疾病的认识,特别是早期诊断、精准评估以及治疗管理尚不到位,尤其在心肌病理层面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认识炎症性心肌病心肌组织损伤/修复机制,形成包括临床医师以及心肌病理学、心脏影像学和免疫学专家的心肌炎诊疗研究团队,建立诊断、治疗和随诊的完整系统,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提升心肌炎和炎症性心肌病早期诊断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该文重点阐述了心肌炎和炎症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常见的病理学表现,以期引起心血管专科医师对该领域的重视。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