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旋转点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强[1] 王镖[1] 张锡平[1] 杨新佑 邱尔钺 董忠根[2]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株洲412007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长沙410011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株洲联合项目(2019JJ60083)。

摘  要: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以胫后动脉发出的最低点穿支为蒂,沿隐神经-大隐静脉轴线切取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踝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3~75岁,平均29岁,皮瓣面积为4 cm×5 cm~9 cm×16 cm,旋转点位于内踝上3~5 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3 cm×4 cm~8 cm×14 cm。术后门诊随访。结果本组中12例完全成活,1例边缘部分坏死,予以II期缝合后治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至S3级1例;S3+级2例,TPD大于10 mm;S4级10例;所有皮瓣均恢复了良好的感觉功能,痛觉灵敏,触觉和温度觉存在,皮瓣感觉、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及植皮区皮肤无破溃、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无跛行,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能重建皮瓣感觉,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适合修复足踝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值得推广。

关 键 词:大隐静脉 营养血管皮瓣 隐神经 胫后动脉穿支 修复 软组织缺损 

分 类 号:R658.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