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京东医疗区妇产科,北京101149
出 处:《现代医学》2020年第11期1400-1403,共4页Moder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通过总结宫颈癌患者病例资料,分析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淋巴结切除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24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入组病例一般资料及手术病理资料,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合当前研究和临床证据,探讨淋巴结切除手术原则和切除范围。结果:248例宫颈癌患者平均(49.06±9.97)岁,平均体重指数(24.43±3.71) kg·m^(-2),其中19例发生PALN转移,占比7.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PALN转移与临床分期(IIA期)、分化程度(低分化)、病灶直径(≥4 cm)、肌层浸润(≥1/2)、淋巴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SI)以及盆腔淋巴结(Pelvic lymph node,PLN)转移相关(P<0.05)。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4 cm、LVSI以及PLN转移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为Logit P=-5.676+2.524×PLN转移+1.849×LVSI+1.429×病灶直径。宫颈癌患者PALN转移概率的ROC曲线面积(AUC)为0.859 (95%CI 0.758~0.960);截断值取0.566时较理想,此时预测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88.2%。结论:病灶直径≥4 cm、LVSI、盆腔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宫颈癌患者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得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价值,建议合并存在上述危险因素宫颈癌患者实施PALN切除。
关 键 词: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多因素分析 预测模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