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国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鸿飞[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期13-15,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民法学很少讨论国家。但民法的运行从来离不开国家的支撑。民法已无法封闭自治,而必须通过内设、引致、转介等方式,将国家引入民法,并依循民法的内在体系评价国家进入后的法律效果。此时,私法中立更难以坚持。在《民法典》的文本中,"国家"到底是何种形象?《民法典》中作为保护者的"国家"在宪法上,保护义务可分为两种类型三个层次。一是消极义务,对应于基本权防御国家干预和侵害的功能。二是积极义务,分为两个层次:保护义务、给付义务。

关 键 词:《民法典》 保护义务 给付义务 消极义务 民法学 保护者 法的运行 积极义务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