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军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历史评论》2020年第4期77-80,共4页Historical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态与应对研究”(17BKS15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利用新的话语策略,通过自媒体等大众文化传播的网络形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获得多种表现形态,以图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从学术形态向娱乐形态、舆论形态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将特定的政治取向和历史观传递给大众。近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历史学界和文学艺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种种表现展开持续地跟踪研判、批评亮剑,同时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站平台也加强对历史话题相关信息的审核、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抑制了否定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曲解改革开放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结论的信息在网络空间蔓延。
关 键 词:大众文化传播 学术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 政治取向 社会主义发展史 文学艺术界 中国史 话语策略
分 类 号:D669[政治法律—政治学] D64[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