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胎心监护临床应用规范的建议(一)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苇 郭晓辉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深圳518020

出  处:《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年第2期253-25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基  金: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812078)。

摘  要: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这一名词是20世纪60年代用来描述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信号技术的自然名称,这一名称将这种技术与先前存在的机械方法区分开来,多用于英语国家;而心分娩力描迹法(cardiotocography,CTG)源于希腊语,多用于非英语国家,但在英国这两个名称可互换使用。目前,常用的胎儿监护技术包括胎动计数、电子胎心监护、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生物物理评分等,EFM可用于产前和产时,其灵敏度高、可持续监护的特点使其成为产时监护的首选。

关 键 词:新生儿窒息 心分娩力描迹法 出生缺陷 酸中毒 宫内缺氧 胎动 

分 类 号:R714[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