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扬州2251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3期66-71,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编号:NY-249);扬州市粮食绿色增产“1120工程”项目。
摘 要: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栽插密度下,丰优香占群体结构、产量以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略有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低于常规模式,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稻虾共作模式生育前期的群体茎蘖数小于常规模式,生育后期茎蘖数下降速度慢于常规模式,最终穗数仍略低于常规模式,成穗率高于常规模式。稻虾共作模式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孕穗、齐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孕穗期-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均高于常规种植,后期剑叶较常规种植模式具有更好的光合特性。DX16密度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齐穗期和乳熟期具有较高的剑叶SPAD值和剑叶净光合速率。DX16处理有效穗数较多,具有最高的成穗率,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最高,达8798.25kg/hm^(2),显著高于DX14和DX18处理。随着栽插株距的增加,丰优香占稻米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胶稠度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密度对胶稠度影响较大,但对其他品质指标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稻虾共作模式下,丰优香占适宜采用16cm栽插株距,有利于水稻产量稳定和稻米品质提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