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3期91-95,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D030090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项目(编号:2020YL090)。
摘 要:基于安徽省沿江平原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方法,分析课题研究集成的2种双季稻栽培体系创新模式与当地传统对照模式的碳足迹。结果表明,创新模式1单位面积碳足迹(早+晚双机播)为2376.32kg(CO2-eq)/hm^(2),创新模式2(早+晚双抛)为2505.58kg(CO2-eq)/hm^(2),对照模式(早直播+晚抛)为3398.29kg(CO2-eq)/hm^(2);3种模式内晚稻单位面积碳足迹高于早稻,化肥和电力对总单位面积碳足迹贡献排前位,农药对单位面积碳足迹贡献最小;在单位面积产量碳足迹方面,2种创新模式低于对照模式,创新模式1(早+晚双机播)单位产量碳足迹为201.26×10^(-3) kg(CO2-eq)/kg,创新模式2(早+晚双抛)单位产量碳足迹为211.90×10^(-3)kg(CO2-eq)/kg,对照模式(早直播+晚抛)单位产量碳足迹为317.22×10^(-3)kg(CO2-eq)/kg。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