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太勇[1,2] CHEN Tai-yo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都610065 [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5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03-116,共14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战间期日本侵华军政档案的整理、编译与研究1919—1931”(18BSS0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战间期日本侵华政策研究”(2019M653459)。
摘 要:北伐初期,为防止列强勾连结成反华战线,国民政府暂时仅以英国为反帝目标,对日美则传递了较为明确的善意信息。这被若槻内阁视为积极信号,开始拉拢国民党右派,拟扶持蒋介石驱逐英国在华势力,取代其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地位。国民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后,若槻便以“消极静观”为幌子暗行“扶蒋驱英”之策,但“南京事件”的突发提前触发了这一对华扩张新目标的临界点。以政友会为首的在野党及军部并不满意若槻内阁的温和扩张,把这一突发事件发酵成了政权更迭的导火索。若槻对华扩张虽未竟全“功”,却怂蒋发动了反共政变,成功分化了国民革命阵营。这一对华扩张新目标一方面深刻反映了北伐初期若槻内阁对蒋介石既扶持又提防、既拉拢又阻遏的政治诉求,另一方面深度刻画了日本对英美既排挤又合作、既分化又勾连的多维面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7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