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齐任飞(译) 陶金(校)[1] Rimola V Hahnefeld L Zhao JL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系 [2]不详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94-9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摘 要: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用于某些类型的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可引发病人周围神经性疼痛。此外,几乎90%的病人在奥沙利铂治疗后会立即引发急性周围性疼痛综合征,虽然机制尚不清楚,但与后来引发的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严重性相关。本研究主要关注了小鼠模型中急性奥沙利铂治疗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在奥沙利铂注射后24 h出现机械性超敏反应。有趣的是,本研究发现在奥沙利铂诱导的急性疼痛中,神经组织中几种脂质的水平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而言,非靶向性和靶向性脂质组学结果显示注射奥沙利铂24 h后,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组织两种亚油酸代谢物9,10-EpOME以及溶血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8:1和LPC 16:0水平显著增加。相反,在各个神经组织中,炎症标志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ROS标志物和生长因子保持不变。重要的是,LPC 18:1和LPC 16:0可以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的Ca2+瞬变,使用药理学手段和遗传学基因敲除手段证实LPC 18:1是感觉神经元中配体门控瞬时受体V1和M8(TRPV1和TRPM8)的内源性激动剂。LPC 18:1外周注射可以在野生小鼠中诱发机械性超敏反应。因此,靶向脂质信号通路可减轻奥沙利铂诱导的急性周围性疼痛和随后的长期神经病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