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青青[1,2] 傅娟[3] 克甝[4] 张文中 Cai Qingqing
机构地区:[1]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2]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咸宁437001 [3]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北京100045 [4]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出 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3期40-50,共11页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金融合作问题研究”(16BJY15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都市圈视角下创新要素集聚的演化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17YJC630191);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创新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金融集聚能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XJUFE2019B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金融业三大支柱行业角度构建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熵权法测算出省域金融集聚水平,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对中国金融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金融集聚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证券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中国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内陆和沿边地区水平低而沿海地区水平高的梯度分布态势。(2)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全国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内陆地区区域内差距最大、沿海地区区域内差距次之、沿边地区区域内差距最小,沿边和内陆地区区域内差距逐步缩小,沿海地区因证券业集聚导致区域差距大幅提升而呈扩大趋势;无论是整个金融业还是三大支柱行业,沿边、内陆与沿海地区区域间差距较大,证券业和银行业问题尤为突出,区域间差距是造成我国金融集聚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3)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全国层面金融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极化问题加剧;区域层面,各区域金融集聚水平均逐步提升,但区域内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沿海和内陆地区多极分化问题均有所缓解,而沿边地区多极分化问题严重,沿海、内陆与沿边地区金融集聚水平分别集中在中高、中等和低水平。
关 键 词:金融集聚 空间非均衡 动态演进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