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地壳结构的拟波形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8

Quasi-waveform seismic tomography of crustal structures in the capital circle region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雪源 杨顶辉[2] 童平 高原[5] 石玉涛[5] 吴昊[2] Huang X;Yang D;Tong P;Gao Y;Shi Y;Wu H

机构地区:[1]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系,北京100048 [2]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北京100084 [3]Division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School of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 637371,Singapore [4]Asian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 637371,Singapore [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1期103-119,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1839206,41230210,41704047,11871297);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摘  要:地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方法.文章利用首都圈区域内3231个地震挑选出来的29839条直达P波走时和29972条直达S波走时数据,首次使用拟波形层析成像方法对首都圈地区地壳的P波和S波速度,以及泊松比进行反演成像,获得了该区域三维高分辨率V_(P)、V_(S)以及泊松比结构.成像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壳结构非均匀性强烈,地表地质构造特征与浅层的速度异常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中地壳康拉德面深度附近广泛存在的相对低速异常层可能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该区域地震多发生于高低速及泊松比异常交界区域.唐山地震和历史上的三河-平谷地震震源下方都存在明显的相对低速异常,可能与流体的存在有关.深部速度结构异常的一致性可能暗示唐山地震和三河-平谷地震的深部发震构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分辨率精细速度结构的获得,为深入认识首都圈地区地壳结构的精细非均匀性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拟波形成像 首都圈 层析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非均匀性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