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ACT监测与APTT监测对体外循环术后老年CRRT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黎维芳[1] 关萍[1] 施贤清[1] 邹德庆[1] 杨怡[1] 

机构地区:[1]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第7期1443-144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黔科合LH字〔2016〕7150)。

摘  要:目的对比床旁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监测对老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ICU内体外循环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急性肾衰竭与肺水肿的老年患者2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体外循环术后CRRT期间,实验组通过ACT监测指导肝素用量,对照组通过APTT监测指导肝素用量。对比两组CRRT期间输血量、CRRT时间、CRRT费用;对比两组CRRT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管路及滤器凝血情况;对比两组CRRT后30、60、90 d病死情况。结果实验组CRRT期间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RRT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CRRT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RRT期间,两组穿刺部位压迫不良的发生率相同,痰中带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相近(P>0.05);CRRT期间,实验组管路及滤器凝血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RT后30、60、90 d病死率相近(P>0.05)。结论与APTT监测比较,通过床旁ACT监测指导体外循环术后老年CRRT患者的肝素用量,有利于减少输血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改善管路及滤器凝血状况,但两种方案的安全性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基本一致。

关 键 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活化凝血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肝素 

分 类 号:R654[医药卫生—外科学] R473.6[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