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原[1,2] Feng Yu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2]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艺术评论》2021年第2期75-84,共10页Arts Criticism
摘 要:要思考人工智能之于设计的意义,必然首先会触及人类心智的特征以及心智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正是心智的演化导致了人心与人造物的相关性——心与物的设计演化进程既构建了物质产品的设计史,也映射了人心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可以把物质产品看成是内在心智的媒介。基于此,就有理由进一步来思考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核心命题——衍生于生物之心的人类文化如何能被人工智能所延续或扩张,或者说,超级人工智能是否必然意味着"人造之心"的出现?亦或相反——人的文化是否只能由人类心灵所传承和延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