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配伍对PMS患者脑机制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雪萍[1] 申芳芳[1] 王美芝[1] 孙一翔 郭宗亮 郭晓艳 韩小雨 景政[1] 赵菲[1] 王德敬(指导)[1] 谭业颖(指导) 关建中(指导)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莫纳西大学 [3]青岛市立医院 [4]津中医药大学 [5]清远市人民医院 [6]青岛971医院

出  处:《中国保健食品》2021年第2期56-58,共3页China Health Food

基  金:山东省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2018GSF119015,公益性科技攻关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国中医药人教教育便函[2019]42号)。

摘  要:运用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扫描仪器)从中枢定位方面研究肝气郁型PMS(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针刺配伍,比较针刺合谷与三阴交配伍组(简称A组)、太冲与三阴交配伍组(简称B组)二组对肝气郁型PMS患者郁怒症者(简称郁怒者)治疗前后经穴效应的脑区影响,揭示不同穴位配伍方法对不同疾病的影响经穴效应的中枢靶点脑区及其作用机制,为针灸临床合理选穴和国际推广运用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方法:按照肝气郁型PMS郁怒者诊断标准,采用PET-CT检测。PET-CT图像分析采用脑功能研究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值),采用成组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与测定双侧脑区放射性分布不对称指数(AI)。比较针刺A组、B组不同穴位配伍方法对郁怒者治疗后经穴效应的中枢靶点脑区的变化,揭示不同穴位配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A组、B组治疗前比较无差别,脑K葡萄糖代谢没有变化(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比较无差别,脑区葡萄糖代谢没有变化(P>0.05)。提示从脑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比较方面,A组配伍与B组配伍没有差别。结论:1.二组穴位配伍针刺治疗PMS具有郁怒者症状能显著缓解发作严重程度的短期效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针刺A组、B组不同穴位配伍方法治疗后相关脑区SUV值分析比较,A组与B组比较治疗效果无差别。

关 键 词:针刺 合谷与三阴交组 太冲与三阴交组 经前期综合征(PMS) 肝气郁结型 郁怒症者 中枢机制 脑功能成像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