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婉欣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东方艺术》2021年第1期63-71,共9页Oriental Art
基 金: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面向前沿的艺术批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19WTB004);东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改革试点项目“文艺鉴赏学”阶段性成果。
摘 要:"笔墨"语言在中国艺术史上,尤其是绘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技法到精神象征各个层面,都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艺术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中西艺术交汇的背景下,笔墨理论再次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1992年香港《明报日刊》上刊登了吴冠中名为《笔墨等于零》的文章,其针对画坛本末倒置、将笔墨技法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标准,认为不应使笔墨孤立而空谈,应重视画面整体与感受。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之下,类似观点并不鲜见,之前便有"革毛笔的命""中国绘画终结"等说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