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末中国艺术史上的“笔墨之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婉欣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东方艺术》2021年第1期63-71,共9页Oriental Art

基  金:东南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面向前沿的艺术批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19WTB004);东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改革试点项目“文艺鉴赏学”阶段性成果。

摘  要:"笔墨"语言在中国艺术史上,尤其是绘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技法到精神象征各个层面,都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艺术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中西艺术交汇的背景下,笔墨理论再次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1992年香港《明报日刊》上刊登了吴冠中名为《笔墨等于零》的文章,其针对画坛本末倒置、将笔墨技法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标准,认为不应使笔墨孤立而空谈,应重视画面整体与感受。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之下,类似观点并不鲜见,之前便有"革毛笔的命""中国绘画终结"等说法。

关 键 词:中国艺术史 笔墨技法 笔墨等于零 学术争论 吴冠中 多元文化 中西艺术 画面整体 

分 类 号:J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