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摩崖石刻世俗化形象的审美特性——以安岳毗卢洞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斌[1] 

机构地区:[1]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出  处:《美术大观》2021年第1期59-61,共3页Art Panorama

摘  要:安岳摩崖造像既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北宋年间佛教造像艺术形式的重要转变。入川密教带来的南北各地佛教造像风格与四川本土特色融合,四川密教造像的世俗化审美趋势也越发明显。造像样式多汲取民间艺术元素,体现地区性审美意识,在反映世俗现实及民众精神诉求下,促进了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在中国石窟造像史中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艺术地位,是严肃的宗教与世俗审美的完美结合。

关 键 词:安岳石刻 世俗化 艺术审美 

分 类 号:K879.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4[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