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友舟[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 处:《江苏教育》2021年第22期1-1,共1页
摘 要:行草书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古帖。临习古帖的方法有很多,有“铢而较,寸而合”的实临,即一笔一画都尽力模仿字帖,达到“对之仿之,如灯取影;填之补之,如鉴照形”的地步。这样的训练非常锻炼书写者的观察力,可以充分观照到字帖中的微小细节。学书者临古宜首先守定一家为主,专心临摹,对其用笔、俯仰、向背细致入微地加以摹写,如此经年累月,化我为古,然后另取一种法帖临数月,再取前面所主临的法帖温习两月,便会觉得这次温习临摹与前大不相同。如此反复多次,可以博取各家法帖之妙。“参以己意”的意临也是一种重要的临摹方法,即临摹时抓住字帖中的“精神处”,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如董其昌云:“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意临往往是临摹向创作过渡的一个阶段,这种临摹方式能充分发挥书写者的能动性,使之在临摹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吸收古帖中的精华,进行创造性转换,化古为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