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并发血栓栓塞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苓瑕 赵志权[1] 宁燕虹[1] 赵奇胜[1] 李绍兰 

机构地区:[1]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5300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1年第7期85-87,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经肾穿活检诊断膜性肾病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疾病,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10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肾穿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膜性肾病组(64例)和非膜性肾病组(37例);将膜性肾病组根据是否发生血栓栓塞分为血栓栓塞组(6例)和无血栓栓塞组(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比较膜性肾病组和非膜性肾病组血栓栓塞发生情况、相关指标,血栓栓塞组与无血栓栓塞组的病例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分析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膜性肾病组发生血栓栓塞6例(5.94%),共计7个部位,其中肺动脉血栓有3个,下肢静脉血栓3个,肾静脉血栓1个,发生血栓2个部位的患者为肺动脉血栓合并有下肢静脉血栓。非膜性肾病组未发生血栓栓塞。膜性肾病组的年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受体(PLA2R)阳性率均高于非膜性肾病组,总胆固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低于非膜性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栓塞组的年龄、D-二聚体均高于无血栓栓塞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无血栓栓塞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无血栓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是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中膜性肾病好发血栓栓塞疾病,且D-二聚体是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 键 词:膜性肾病 血栓栓塞疾病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69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54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