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博
机构地区:[1]邢台广播电视大学
出 处:《人民长江》2021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Yangtze River
摘 要:中国近代史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很多史学家通过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范式书写着中国近代史。有关近代史的主题问题研究也是众说纷纭,其中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这2个主题思想融合而成的近代史主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在近代发展史上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一方面抗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的野心,一方面又与封建社会、旧军阀黑暗统治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是其中一种典型的革命史观。无论什么样的史观都集中体现出近代中国人民渴望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振兴与富强,学界无论以何种视域和语境对中国近代史的主线进行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内涵,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想。这种民族奋斗之路是如此坎坷和艰辛,这种梦想的实现之任务一直贯穿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中。但凡研究中国近代史主线的学者,都秉承着具体情境和现实关怀相结合的理念,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的原则,在动态中实现线性超越,彰显了中国近代史的叙事方式。为此,中国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撰写的《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一书,对中国近代史的不同层次与面相进行了深入探究。作者的学术研究以思辨见长,其新陈代谢理论体系蜚声史坛,这部著作选取了15篇分析精当、文笔生动的史学文章,按照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编排方式论述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兼顾思想性与可读性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