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宇 刘杨[2,3] 冯彦房[3] 陈寅 石春林[2] Liu Xiaoyu
机构地区:[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句容212400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5期211-215,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项目(编号:2019kj01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9)3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00358);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AE2018006)。
摘 要: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的生产方式往往导致土壤排水不畅和养分流失。且该地区小麦生长季多阴雨,导致小麦渍害胁迫减产。探索合理的方法来缓解小麦渍害胁迫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和渍水处理,研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稻麦轮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有助于改善稻麦轮作土壤排水不畅的特点。同时,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pH值、有机碳和有效磷的含量(P<0.05)。施用生物炭和渍水处理对土壤总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生物炭施用量达到40t/hm^(2)时,渍水处理会导致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明生物炭有助于固定土壤氮。总体来看,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可改善稻麦轮作土壤的排水条件,维持土壤养分,有助于抵御渍害胁迫造成的小麦减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