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玉霞
机构地区:[1]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45-52,共8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明遗民图像与文学关系研究,批准号:18YJC760135。
摘 要:历经明清鼎革巨变的遗民画家,借“隋堤柳”而书写现实、缅故怀古,悲怆、愤怒、愧恨等情感汇集为悲愤美感;借“灞桥柳”体悟沧桑巨变,在伤春悲秋中发故国之思,抒写着孤栖美感;借“陶令柳”而怀瑾握瑜,归隐林泉,强调着质真美感;借“桓温柳”而感物伤己,发岁月流逝、生命有限之感慨,饱含着忧惧美感。贯穿其间的红线,是朝代更迭下明遗民画家的心理变化。本文以图像学研究方法,梳理明遗民画家图像中寄寓柳意象的心理蜕变过程,进而明晰明遗民画家的心路历程,最终揭示出明遗民产生、发展以至分化瓦解的规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