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三交”及影响——以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为例  被引量:8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Han and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a Case Study of Sinanfu in Guizhou Province in Mi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敏[1] 蒋满娟 TIAN Min;JIANG Man-juan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4-62,共9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54)。

摘  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最为持久、深刻。撤司建府后,在官方推动和民间交往的背景下,明代思南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儒学的广泛传播、风俗习惯的变迁、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汉语文使用范围的扩大、族际通婚范围的扩大五个方面。通过交往交流交融,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依存于中华文化之下,建立起共有的文化认同,对思南府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融合的促进、国家认同的增强、社会稳定的维护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 键 词:明代 思南府 汉族与少数民族 文化“三交” 民族关系 

分 类 号:C952[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