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海容[1] XU Hai-rong
出 处:《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75-80,共6页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唐宋文化转型与碑志文研究”(18YJA751034).
摘 要:碑志文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体,经历了一个从应制之文到文学之文的转变。而“谀墓”传统源远流长,汉代碑志文“谀墓”有着鲜明的现实应用性,与文人弘扬社会公理、维系文道士心、展现个人的操守和诉求等密切相关。“谀墓”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关于政权建设、党派之争、人际关系及生命价值认识的反映,体现着文章写作中诚信与虚伪、感性与理性、真善美与假大空的考量,这就决定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