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张福仁 张学军 刘红 王真真 孙勇虎 

机构地区:[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4]不详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5期54-55,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麻风是人类历史上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可致残、毁容,患者饱受歧视,人们往往“谈麻色变”。既往一旦罹患该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致使人群患病率居高不下。20世纪末,由于治疗学突破,我国现症病人由80年代的逾8万例下降至2000例,麻风进入低流行状态。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麻风菌体外培养及疫苗研发始终未获成功、每年新发病人并没有明显下降,畸残率高达30%~40%,麻风作为对公众有重大长期危害的慢性传染病的观念没有改变.

关 键 词:现症病人 麻风菌 疫苗研发 人群患病率 免疫遗传学 治疗学 传染病 体外培养 

分 类 号:R75[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