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爱国[1] 崔伟伟[1] 刘建兵[2] 邢新主[2] 张泽 王亚红[1]
机构地区:[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 [2]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3]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第8期1746-175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1101034);北京市财政专项项目(PXM2018-178215-000006)。
摘 要: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7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超过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在19世纪中期最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进步以及人口结构改变的必然结果。1950年成立的“国际老年学学会”以及1956年出版的第一本人口老龄化学术著作:《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推动国际社会对老年学研究的重视〔1〕。随后联合国在1982年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和2002年召开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采用“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老龄问题国际行动战略”的方式要求各成员国务必在老年人与发展、关注老人健康与福利和为老人创造良好环境三个领域努力,由此推动产生的“成功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先进理念成为引领当今世界老年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