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探源与释义  

The origin and interpretation of “ chí yuán ”(驰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伏良[1] 邢玉婷 Guo Fuliang;Xing Yuting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 [2]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13-23,共11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2020年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近代汉语跨层结构词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D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段时间,“驰援”频繁出现于网络和纸媒,这其中既有社会背景因素的推动作用,也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自身规律。“驰”与“援”经历了各自成词、自由组合阶段,至迟在隋唐时期,“驰”与“援”开始连用,结合为松散的短语。清代结构定型性明显增强,语义融合度增加;民国时期双音化成词。“驰援”通过概念整合,形成新创意义;在使用领域方面发生了泛化,语义特征发生了增减变化,[+战争]消失,[+紧急]增加。“驰援”与“支援”在语义特征、语法功能方面均有不同。

关 键 词:驰援 词汇化 概念整合 词义泛化 

分 类 号:H13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