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蓝天 庞春阳 肖晶 张星星 Lan Tian;Pang Chunyang;Xiao Jing;Zhang Xingxi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广东深圳518001
出 处:《南方金融》2021年第2期38-52,共15页South China Finance
摘 要:近年来,全球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进程明显加快。本文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公开信息和相关文献,构建包含法定数字货币核心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深入研究了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前瞻条件触发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正向法定数字货币技术冲击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存款的替代作用主要体现为短期冲击,中长期不会造成银行大规模“存款搬家”,对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冲击可控。第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前瞻条件触发机制能够通过预期渠道和信贷渠道对产出、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前瞻性影响,但对银行存款、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价格粘性、法定数字货币数量对通胀及产出的反应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前瞻条件触发机制的效果,其中,价格粘性程度与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效果正相关,法定数字货币数量对通胀及产出的反应程度与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效果负相关。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强宣传推广,适当拓展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位,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前瞻条件触发机制设计,并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小规模试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