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振阳 程宏 卢臣 袁康 都立辉[1] Hu Zhenyang
机构地区:[1]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6期52-60,共9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D0401403);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KYCX19_1411)。
摘 要: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7种(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施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研究发现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植物调节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茎秆抗折力表现为先减后增趋势;调环酸钙(P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显著增加了基部第3、第4、第5节茎秆抗折力;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表现为基部第5节>第4节>第3节;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指标在不同施氮量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C处理后,穗数和产量均较对照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产量因素来看,产量的提升得益于穗数的增加;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节间粗度、茎秆抗折力呈负相关关系;产量与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合理施氮和适宜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能优化水稻茎秆结构,降低倒伏发生风险并保障产量协同提升,可在优质稻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分 类 号:S143.1[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1.0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