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周期不同LH水平下取卵时机及授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丽娟 马兰 姜春榕 易恬 陈娉婷 

机构地区:[1]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生殖遗传中心,昆明650030

出  处:《生殖医学杂志》2021年第4期534-536,共3页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不同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取卵时间的差异以及获卵率和取卵后优质胚胎形成率,并探讨不同授精方式下优质胚胎的形成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生殖遗传中心行自然周期IVF/ICSI助孕患者的518个周期。根据HCG日血清LH水平分为5组:LH<10 U/L组,10 U/L≤LH<15 U/L组,15 U/L≤LH<20 U/L组,20 U/L≤LH<30 U/L组和LH≥30 U/L组;根据HCG日卵泡直径分为3组:卵泡直径<14 mm组,14 mm≤卵泡直径<18 mm组,卵泡直径≥18 mm组;根据授精方式分为2组:IVF组和ICSI组。分别比较不同LH水平组和不同卵泡直径组的取卵时间、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等;比较不同授精方式下的取卵时间、正常受精和优质胚胎形成情况。结果不同LH水平组取卵后的正常受精周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H<10 U/L组的优质胚胎形成周期率显著高于LH≥30 U/L组(60.16%vs.48.08%,P<0.05);不同LH水平组取卵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LH水平的升高取卵时间逐渐缩短;随着LH水平升高,获卵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卵泡直径组取卵后的正常受精周期率、优质胚胎形成周期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和ICSI组的正常受精周期率和优质胚胎形成周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周期取卵时间应当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个性化方案,授精方式对正常受精和优质胚胎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 键 词:自然周期 促黄体生成素 取卵时机 体外受精 优质胚胎 

分 类 号:R714.8[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