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宗军 闫晓哲 ZHANG Zongjun;YAN Xiaozhe
机构地区:[1]兰州财经大学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2]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020
出 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62-70,共9页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作物保险的环境治理效应:作用机理与提升路径”(71963023);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立体化风险保障体系建设研究”(2020C-28)。
摘 要:化肥对农业生产具有增加作物产量和造成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由作物种类、单位产量等差异形成的化肥施用环境风险也有所不同。为此,对已有化肥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将作物分为粮食、油料、棉花、糖料和蔬菜五大类型,根据五大类作物实际产量模拟回归计算其理论产值,依据各大类作物的不同需氮系数和种植面积权重,研究我国1980—2018年化肥施用动态环境安全阈值;进而测算动态化肥环境风险指数。结论表明我国化肥施用的环境安全阈值和环境风险指数在时间上动态变化,五大类作物间差异较显著。为我国化肥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种动态、科学的实践方法,也为更好地控制化肥施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