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光玉 Li Guangyu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理论月刊》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地方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20BDJ022)。
摘 要:哈特和奈格里将非物质劳动直接等同于抽象劳动,用非物质劳动力与资本的对抗和分离关系替代劳动力与资本的交换关系,以劳动力价值无法量化为由解构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他们认为非物质劳动霸权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彻底失效。但实际上,非物质劳动既不是抽象劳动,也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更没有因为劳动力价值无法量化而解构剩余价值的历史唯物主义量化标准。非物质劳动最大的缺陷是只强调非物质劳动的主体性,而忽略其社会关系性。从这一点来看,非物质劳动霸权的确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不过是信息化时代劳动方式的新变化而已。脱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物质劳动只能是一个带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抽象概念。因此,用非物质劳动解构剩余价值理论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倒退。
关 键 词:非物质劳动 劳动力价值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解构剩余价值理论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