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益斌[1] 童松林[1] GAO Yibin;TONG Songlin
出 处:《中医正骨》2021年第4期75-77,80,共4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7KY143)。
摘 要:目的:探讨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35例内固定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9例,女16例;年龄34~67岁,中位数51岁。初次内固定方式为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13例、空心螺钉内固定9例、锚钉内固定10例、张力带联合锚钉内固定3例。初次内固定术后并发内固定失效21例、肩峰撞击征7例、肩袖再撕裂4例、腋神经损伤3例。骨折延迟愈合15例、不愈合2例。根据初次手术的内固定方式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支具外固定、拆除原内固定物、重新内固定、修复肩袖组织等处理,肱骨头缺损区均植骨。观察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5例患者,并发症处理采用支具外固定6例、二次手术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17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4周,中位数8周。支具去除或二次手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本组患者肩关节ASES评分(80.9±5.7)分。结论:对于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有忽视对肩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评估和修复及内固定方式不当两大原因。术前对损伤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手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重视对肩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发生术后并发症的肱骨大结节患者,根据初次手术的内固定方式及并发症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促进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