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玲[1] 肖凤仙[1] 文海燕[1] 茆成祥[2] 赵小辉[1] 李明花 高红雨[4] 曹中秋[5] 苏同舟 

机构地区:[1]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涿州072750 [2]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 [3]北京陆道培医院 [4]保定市第一医院 [5]涿州市医院 [6]涿州市中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21年第11期77-81,共5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自筹项目(182777239)。

摘  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并分析肠道菌群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的相关性。随访记录观察组入院28 d的生存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肠道菌群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诊断危重症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危重症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74例危重症患者中,生存44例、死亡30例。生存患者<60岁比例、住院时间、双歧杆菌菌落数、乳酸杆菌菌落数均高于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菌落数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P均<0.05)。年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危重症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降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升高,并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相关,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关 键 词:危重症 肠道微生态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二聚体 预后 

分 类 号:R44[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