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继红 董颖洁 Chen Jihong;DongYingjie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2]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年第1期20-29,共10页Studies on Core Socialist Values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德”是一个兼具历史性与现代性的范畴。“大德”的当代建构,是在尊重其历史意蕴基础上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大德”内涵的当代建构,抽象地继承了儒家“大德”的阐释思维,将“大德”视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首要地位的、具有决定性作用与纲领性意义的道德。同时,亦重构了“大德”的内容结构与具体要求。“大德”养成逻辑的当代建构,实现了从“大德”与“小德”之辨到“大德”与“公德”“私德”之辨的转换。此种转换,既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对传统“大德”之养成逻辑的借鉴,又在价值依据与具体路径两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逻辑的超越。当代“大德”的主体建构体现了以“公民”身份为中心的、从重点人群向全民辐射的思路。此种思路彻底修正了传统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彰显了道德主体的平等性。准确把握“大德”的内在意蕴,对于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价值逻辑具有关键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25.194